猪的听觉相当发达,嗅觉相当灵敏,视觉相对较弱.缺乏精确的分别能力, 不靠近物体就看不见东西, 对光的反射条件较慢, 所以要针对猪的特点提供有利于猪生长的光强度和照射时间。
猪舍灯光的环境与温控,饲料等所有的因素相比灯光对养猪生产的影响显得较小. 但同时也不要忽视灯光的作用。
在配怀舍配种区、公猪舍、后备舍诱情区照明要求相对高,主要原因是高强度的光照可以刺激母猪发情,增加配种的成功率。配怀舍怀孕区、后备舍饲养区、隔离舍等只要求中等强度的光照。
分娩舍、保育舍、育肥舍光照强度110 lx。110 lx为灯具计算采用的光照强度(未考虑利用系数),在猪眼部形成的有效光照强度也在50~60 lx左右。
对于保育育肥阶段而言,光照并不是一个重要指标,猪即使在黑暗中也能找到饲料,这个阶段的猪舍照明更多的是为了方便饲养人员巡视,能够及时发现病弱猪只,观察猪只表现判断舍内环境情况以便及时调整。对于刚断奶的猪足够的光照也可以帮助它们及时找到水源。
分娩阶段光照的影响的研究也不多,有研究称16 h、400~500 lx的高强度光照会增加母猪采食量泌乳量增加,但似乎并没有形成共识,而且提供长时间高强度光照的能耗本身也不低。
光照对养猪生产的主要影响还是集中在后备、配种妊娠阶段。猪场的繁殖成绩是受到季节性影响的,但是由于热环境和光环境的共同作用,我们很难单独评估光环境的影响。在自然环境春季和初夏日照时间增长,会抑制野猪发情以避免在冬季分娩,但是在现代生产环境下,这一影响不易评估,许多早期研究也没有统一的结论。
针对后备猪普遍的建议是16 h甚至更长时间的光照,加拿大也有研究表明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会延迟猪的发情